首頁 > 新聞中心 > 行業資訊

日本把我們的漢方做成什麼樣了,中國的中成藥輸在哪?

2016-11-08

導讀  

 

 

上世紀80年代,漢方醫學已經在日本迅速發展。中藥店遍布全國各地,走在東京的街頭常能看到中醫針灸和推拿診所。據統計,目前日本約2萬人從事以漢方醫學為主的工作。

為什麼中國不把它做成中成藥呢?答案是,我們也做過。可是很多中成藥,醫院的醫生不用,放在藥房裡,老百姓又不知道該怎麼用,結果慢慢的就變成了滞銷的産品,直接被廠家停産了。

 

 

1
來,看看日本把我們的漢方做成什麼樣了

 

前兩周有個好朋友去日本玩,她臨出發前問我,有沒有什麼需要她代購的。

 

 

其實我對那些都沒興趣,真正讓我覺得很值得帶回的,就是在日本被做成了中成藥的那些漢方!

 

因為據說他們是嚴格按照我們經方的劑量和配比做的,再加上他們對中藥材本身的質量把關非常嚴格,所以很多經方,也就是他們說的“漢方”,在日本有着廣泛的應用和非常好的療效。

 

我之前唯一一次的嘗試,就是好多年前有一次出差,不知道是不是遇到了冷風,整個後背帶着頸椎都很疼,活動一下都很困難。然後就有一位不認識的好心同事遞給我了兩包日本産的葛根湯顆粒,說這個服用效果很好。

 

我那會兒還沒怎麼學中醫,也不懂藥,人家給我我就立刻喝了,然後早早地滾上床去睡了一覺。再然後,第二天我的頸椎和後背就基本好了。我問同事那藥是治什麼的,這麼神奇,她也說不清,就說是從日本帶回來的感冒藥。

 

那時起,我就對日本的漢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可惜這些年都沒有機會去日本,因此一直不能自己去逛下日本的藥店,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漢方。所以這次好友去,我肯定不能再錯過了。

 


 

結果,她上周回來了······

 


 

 

 

下面我就一個個的來介紹一下這些漢方,如果你們以後有機會去日本,想買買買的時候,除了傳說中的馬桶蓋兒和電飯鍋,也可以根據需要買點兒漢方藥。

 

那些民族主義的愛國者,如果你們看到了這篇文章,請千萬放下你們口中的彈藥。我沒别的意思,純粹是對中醫藥的熱愛,就藥論藥,和民族情緒無關。我愛祖國大中華,釣魚島是我們的。

 


先來看看日本作為感冒藥的幾種常見漢方:

 

1、麻黃湯

 


 

麻黃湯:麻黃15克,桂枝10克,杏仁70個,甘草5克。(方劑來自《傷寒論》)

 

這是《傷寒論》裡的一首名方,流傳到日本後,成為日本使用最多的漢方之一,在日本,這個藥不僅僅用于成人的流行性感冒、關節痛、喘嗽的治療,還用于嬰兒感冒、鼻塞和哺乳困難等。

 

它的适應症為:惡寒發熱、身疼腰痛、骨節疼痛、惡風、無汗而喘、脈浮緊。

 

麻黃入肺經,有宣肺的作用。麻黃湯證之所以會出現無汗而喘,就是因為寒氣束閉在皮膚下,毛孔都緊閉。而肺就是通過毛孔來發揮宣發功能的,毛孔閉阖肺氣不宣,就會導緻喘息急促,甚至出現哮喘的症狀。

 

所以在使用這個藥的時候一定要抓住它的辨證要點:惡寒發熱,無汗而喘,脈浮緊。

 

2、小青龍湯

 

 

小青龍湯:麻黃15克,桂枝15克,細辛10克,芍藥15克,幹姜15克,甘草15克,五味子10克,半夏10克。(方劑來自《傷寒論》)

 

這個方藥現在被普遍用于治療呼吸道疾患,因為它止咳平喘的效果非常好。《金匮要略》中定義小青龍湯用于“咳逆倚息不得卧”,意思就是咳嗽得很厲害,以至于無法睡覺。或者說,一睡覺就咳。而同時症狀兼見咳喘,有痰,痰液清稀量多,或鼻塞流涕,而且流的是清水鼻涕。惡寒,背部有嚴重的冷感,有汗或者無汗,苔白滑。

 

在日本,此藥還被用于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中肺寒者,過敏性鼻炎中噴嚏、鼻涕為水樣者,效果都很顯著。

 

在使用這個方劑的時候,辨證要點為:惡寒、喘咳,鼻涕痰液清稀,苔白滑。

 

3、葛根湯

 

 

葛根湯:葛根20克,麻黃15克,桂枝10克,芍藥10克, 甘草10克, 生姜15克,大棗十二枚。(方劑來自《傷寒論》)

 

葛根湯證,症見:外感風寒表實,惡寒發熱,頭痛,項背強幾幾,身痛無汗,腹微痛,或下利,或幹嘔,或微喘,舌淡苔白,脈浮緊者。

 

在日本,葛根湯不僅僅用于感冒、流行性感冒後出現的無汗、發燒、頭身痛等,還常被用于麻疹、關節痛、腰背疼痛、頭痛肩痛,肌肉痛,手痛等方面。

 

這藥的一個顯著功能就是止痛,尤其是腰背疼痛、肩頸疼痛。這種疼痛不是刺痛,也不是酸痛,而是僵直不能動彈,一動就疼的那種疼痛。

 

4、銀翹散

 

 

銀翹散:連翹30克,銀花30克,苦桔梗18克,薄荷18克,竹葉12克,生甘草15克,荊芥穗12克,淡豆豉15克,牛蒡子18克。(方劑來自《溫病條辨》)

 

此藥辛涼透表,清熱解毒。用于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,口幹咳嗽,咽喉疼痛,小便短赤。舌尖紅,苔薄白或微黃,脈浮數。

 

這個藥在日本被廣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中,尤其以清熱解毒見長。也就是說,如果感冒後出現發燒,同時兼見口幹、喉嚨痛、小便黃等症狀,就可以立即用銀翹散進行退燒。

 

目前在國内,小青龍湯的中成藥有小青龍膠囊,銀翹散有銀翹解毒片。但是葛根湯和麻黃湯都沒有原方的中成藥了,至少是我沒有見過。所以很可惜。漢方在日本被傳承的很好,這些都是可以随處買到的非處方藥,還有很多漢方都被作為處方藥,在臨床上有着廣泛的應用。

 

 

2
日本人很守規矩,每種漢方上都明明白白地寫上了經方的名字和成分配比

 

日本藥局裡賣的非處方藥中,标注為“漢方” 的藥,都是根據我們經方制作而成的。日本人也很守規矩,每種漢方上都明明白白地寫上了經方的名字和成分配比。

 

很多同學說,看到我們祖國的東西都流傳到國外去了,好心痛。但是回頭想想,其實這是好事兒,至少它沒丢,沒失傳,雖然是在國外發揚光大的,但慶幸的是它還活着,還在造福人類。

 

都說音樂是無國界的,我相信醫學也是一樣。隻要能治病救人,惠及老百姓,都是有意義的事情,相信我們古代的中醫大家,在書寫藥方時,也一定有救助天下人的胸懷。

 

 

下面繼續講日本的漢方藥。

 

1、麥門冬湯

 

 

麥門冬湯:麥門冬42克,半夏6克,人參9克,甘草6克,粳米9克,大棗6枚。(方劑來自《金匮要略》)

 

這個藥的功用為滋養肺胃、降逆下氣。它主要可以治療兩個方面的病症:一是肺有虛熱。症見咳唾涎沫、短氣喘促、咽幹口燥、舌紅少苔,脈虛數。二是胃陰不足證。症見氣逆嘔吐,口渴咽幹、舌紅少苔,脈虛數。

 

所以這個藥主要就是滋陰的藥,同時有降逆的作用。不管是肺陰虛還是胃陰虛,吃這藥都很對證。方中重用了麥門冬,就是因為它甘寒清潤,養陰生津,可以滋陰潤燥,兼清虛熱。

 

在日本這個藥多用于治療咽喉炎,氣管炎和支氣管炎。辨證要點為短氣喘促、或嘔吐、口渴咽幹、舌紅少苔,脈虛數。

 

2、柴胡桂枝湯

 

 

柴胡桂枝湯:柴胡20克,桂枝7.5克,芍藥7.5克,黃芩7.5克,人參7.5克,甘草5克,半夏10克,大棗6枚,生姜7.5克。(方劑來自《傷寒論》)

 

此藥主治發熱、微惡寒、肢節煩疼、胸脅苦滿、心煩喜嘔、關節酸疼不适等症。因此這個藥除了可以用來治療感冒以外,也可以治療肝氣不舒、胃氣不降引起的胸脅苦滿、心煩喜嘔、食欲不振、腹痛等症狀。

 

柴胡桂枝湯在日本被用于治療癫痫而特别引人注目(黃煌《中醫十大類方》)。因為這些癫痫患者在發病時,都有胸脅苦滿和腹部肌肉拘攣等症。由于膽囊炎、膽石症、肝炎都很容易出現上述症狀,日本醫家還常常用它來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。

 

3、竹茹溫膽湯:

 

 

這個竹茹溫膽湯出自《萬病回春》,并不是我們平時說的去痰濕常用的那個溫膽湯,它其實是溫膽湯裡加了柴胡、人參、黃連、桔梗、麥冬和香附。

 

所以它的功效也發生了變化,主治感冒數日後,發燒不退,夢寐不甯,心驚恍惚,煩躁多痰。

 

在日本,這個藥被用來治療感冒,病毒感冒,肺炎等恢複期時出現的長時發燒,以及燒退後身體感覺不輕松,咳嗽痰多無法安睡等症狀。

 

4、五苓散

 

 

五苓散:豬苓9克、澤瀉15克、白術9克、茯苓9克、桂枝6克。(方劑來自《傷寒論》)

 

此藥的功效為利水滲濕、溫陽化氣。主治三個方面的問題:一是蓄水證。症見小便不利,頭痛微熱,煩渴欲飲,甚則入水即吐。二是痰飲。症見臍下動悸,吐涎沫而頭眩,或短氣而咳。三是水濕内停證。症見水腫、洩瀉、小便不利等。

 

在《傷寒論》中,五苓散被特别标注為可以治療孕期的吐水,包括口水過多等症。而現在臨床上,除了用它來除濕以外還多用此藥治療小便不利的問題,比如尿頻、尿急。

 

在日本此藥被用于治療水樣腹瀉,急性腸胃炎,中暑,頭痛,浮腫,宿醉帶來的口幹尿少、頭暈、想吐、嘔吐、腹痛、浮腫等症。

 

5、半夏厚樸湯

 

 

半夏厚樸湯:半夏30克,厚樸15克,茯苓20克,蘇葉10克,生姜25克。(方劑來自《金匮要略》)

 

此藥的功效是行氣散結,降逆化痰。主治梅核氣,症見咽中如有物阻,咯吐不出,吞咽不下,或咳或嘔。現在臨床上可以用于治療慢性咽炎,聲帶水腫,聲帶麻痹,胸悶,腹脹,嗳氣,痰多,咳嗽等。

 

在日本,它的使用說明上寫的治療範圍是:焦慮症,神經性胃炎,咳嗽,聲音嘶啞,喉嚨發堵等帶來的心情郁悶,喉嚨食道有異物感,偶爾心悸、頭暈、想吐等。

 

上文介紹的五種藥中,國内除了五苓散好像同仁堂還有中成藥以外,其餘四樣我都沒見過。其中柴胡桂枝湯和半夏厚樸湯是應用特别廣泛的經方,國内沒有相應的中成藥可以方便買到,實在是太可惜了。

 

但是即使是這樣,你們在日本購買藥品時,也一定要請藥店的人幫忙看下使用說明上的禁忌(據說大多數的藥局都有懂中文的售貨員),尤其是高血壓、高血糖等病情比較嚴重的病人、孕婦和嬰幼兒,謹慎使用各類藥品,以免出現意外。

 

 

 

3
我們的中成藥輸在了哪裡?

 

我本來以為中醫藥是無國界的,在哪裡傳播都是一樣,但是寫到現在,突然覺得很不一樣——中國的近代對傳統曆史文化的傷害,簡直罪!不!可!赦!

 

這個詞用得重了嗎?一點兒也不。除了中醫藥,天文、星象、占蔔、音律、戲曲、詩詞、建築、繪畫、書法、文物鑒賞······凡是不能被立刻換來吃飯的東西,大多數都被國人摒棄了。

 

這個,當然也不能怪我們,時代的背景就是我們确實太窮了,沒人可以在餓肚子的情況下去追求精神。自古以來,所有的文明幾乎都是衣食無憂的人傳承下來的,那些偉大的畫家、思想家、文學家、音樂家不是貴族也大都是貴族的門客。

 

可是近代,貴族沒有了,土豪也都和無産階級作了朋友,風花雪月成了資産階級的小包袱,大老虎,人人避之唯恐不及。文化和文明都出現了斷崖似的割裂,求新求變求快速發展的思想浪潮把殘存的那些古文化,沖的灰飛煙滅······如今的文明貧瘠和荒漠,都是我們為這個時代付出的代價。

 

隻是,這個代價也太大了,而且很多,已經不可逆。

 

很多人問我,明明這些經方這麼好,也有幸地被保留下來了,為什麼我們自己不把它做成中成藥呢?答案是,我們也做過,都做過啊。可是很多中成藥,醫院的醫生不用,放在藥房裡,老百姓又不知道該怎麼用,結果慢慢的就變成了滞銷的産品,直接被廠家停産了。

 

而醫生為什麼不用?因為現在大學的中醫教育已經完全西化了,科班的中醫生大多數都不太會用,他們用得更多的是西藥,甚至很多中醫生自己都不相信中成藥的療效。老百姓為什麼不會用?因為沒有中醫知識的科普,到處都是西藥的宣傳和廣告,老百姓又怎麼能懂得如何辨證,如何使用呢?

 

 

研制更多的經方中成藥,大力普及中成藥的使用知識,才是中醫藥能被推廣和傳承下去最好的方式。日本在美國申請了兩百多個漢方專利,可見漢方在日本被使用的頻率和重要性。而在中國,常用的經方就隻有幾十種,能在藥店買到的相應中成藥,就更少了。

 

所以我們又什麼資格去罵日本人偷東西,明明是我們在丢東西好吧。别人充其量隻是很識貨的在撿而已。

 

“中國與日本是一衣帶水的鄰邦,早就有友好往來。早期的日本與中國醫學的接觸,主要是通過古代朝鮮進行的。據說是在公元5世紀時,朝鮮使者用中醫藥治愈了日本天皇的疾病,使日本人認識到中國醫學的價值,并且接受了這一醫學體系,從而成為日本漢方醫學的起源。此後,我國與日本的往來就比較頻繁,

中國醫學在傳入日本後被稱為漢方醫學或東洋醫學。

 

日本的江戶時期(公元1603~1876年),日本醫學界掀起了研究仲景醫學的浪潮。形成了學術上的古方派,成為漢方醫學之主流。

 

1967年日本政府修改了健康保險法,将59種中藥正式列入臨床應用的藥品當中,從此“漢方醫學”由民間走入各大醫院的病房,并迅速得到推廣。與此同時,日本開始通過立法、規範流程、嚴格管理等手段完善中醫藥的生産與推廣,大約用了15年時間完成了漢方藥制劑生産的規範化、标準化過程。

 

到了上世紀80年代,漢方醫學已經在日本迅速發展。中藥店遍布全國各地,走在東京的街頭常能看到中醫針灸和推拿診所。據統計,目前日本約2萬人從事以漢方醫學為主的工作。

 

為确保漢方藥的品質,日本漢方藥企從原料生藥開始,一直到最終形成制劑都實行嚴格的品質管理。日本漢方制劑生産的機械化、聯動化、自動化以及先進的工藝技術和科學的管理體系,使日本漢方制劑生産達到世界一流水平。

 

漢方藥之所以受到日本百姓的歡迎,是因為日本在進入現代社會之後各種“現代慢性病”越來越多,人們往往能通過漢方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。日本各大漢方藥制造企業普遍通過提取有效成分,制成了漢方藥的顆粒沖劑和膠囊,從而大大減少了熬藥的麻煩,便于随時随地服用。據調查,目前日本6萬家藥店中,經營漢方制劑的達80%以上。

 

許多家庭主婦和老人除經常收看漢方電視講座外,還參加各種各樣的漢方講習班,學習使用藥草治療常見病。

 

所以可見,國家重視,醫生學習和應用,是中醫藥在國内傳承和發展的必要條件,而科普則是最有效的補充。目前國家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,發展中醫已經被列入了新的規劃之中,我相信中醫的春天在中國,一定會很快到來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下面再繼續介紹幾種日本的漢方,希望這些國内都沒有賣的方子,終有一天也能在樓下的藥店見到它。

 

1、半夏瀉心湯

 

 

半夏瀉心湯:半夏、黃連、黃芩、幹姜、甘草、大棗、人參。(方劑來自《傷寒論》)

 

此藥為和解劑,具有調和肝脾,寒熱平調,消痞散結的功效。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。症見心下痞,但滿而不痛,或嘔吐,腸鳴下利,舌苔膩而微黃。臨床常用于治療急慢性胃腸炎,慢性結腸炎,慢性肝炎,早期肝硬化等屬中氣虛弱,寒熱錯雜者。

 

在日本,這個藥被用來治療神經性胃炎、胃灼熱、打嗝、慢性腸胃炎、急性腹瀉、消化不良、胃下垂、慢性胃功能虛弱、宿醉、口腔粘膜炎等。

 

這個藥的辨證要點就是寒熱錯雜、嘔吐瀉利。

 

2、甘草湯

 

 

甘草湯:甘草6克。(方劑來自《傷寒論》)

 

甘草湯就隻有甘草這一味藥,它功效就是清熱解毒,祛痰止咳。在日本此藥被用于治療劇烈咳嗽、咽喉痛、口腔粘膜炎和聲音嘶啞。

 

3、安中散+芍藥甘草湯

 

 

安中散:玄胡索、良姜、幹姜、茴香、肉桂、牡蛎、甘草。

 

功效為散寒止痛。主治脾疼翻胃,症見口吐酸水,停積不消,胸膈脹滿,惡心嘔逆,面黃肌瘦,四肢倦怠。

 

芍藥甘草湯:芍藥、甘草。

 

功效為調和肝脾,柔筋止痛。主治津液受損,陰血不足,筋脈失濡所緻諸證。症見:腿腳攣急,心煩,微惡寒,肝脾不和,脘腹疼痛。臨床用于治療血虛津傷所緻的腓腸肌痙攣、肋間神經痛、胃痙攣、胃痛、腹痛、坐骨神經痛、婦科炎性腹痛、痛經;以及十二指腸潰瘍、萎縮性胃炎、胃腸神經官能症、急性乳腺炎。

 

在日本,這兩個藥的合方做成的中成藥可以治療胃消化不良,胃部不适,胃炎,胃痛,打嗝,食欲不振,腹部脹,胸痛,燒心,胃酸過多,腹痛,反胃惡心嘔吐。

 

不管什麼藥,在購買前務必仔細閱讀用藥說明,尤其是一些高血壓、高血糖、身體虛弱的老人及孕婦,請一定在醫生指導下使用。